> 產品資料 > 四庫全書(史部 - 正史類)

三國志__魏志(二) (史部 - 正史類)




定價: HK0.00
原價: US 0.00
出版社: 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
系列: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書
出版日期: 2013/3/13
頁數: 318 頁
版本:PDF 電子書 (PDF eBook) *請先下載最新版本 Acrobat Reader 6.0
檔案大小:57,262 KB
下載時間: 大約 5.0 分鐘 (1.5Mb寬頻) / 大約 136.3 分鐘 (56K數據機)

由於部冊繁帙,本書逐分為 4 冊(即共 4 個 PDF 檔案),內容如下:
分冊
內容
頁數
(001)
卷十---卷十一考證
78
(002)
卷十二---卷十三考證
73
(003)
卷十四---卷十五考證
82
(004)
卷十六---卷十八考證
85

六十五卷。陳壽(233—297)撰。陳壽字承祚,西晉史學家,巴西郡安漢縣(今四川南充市)人。陳壽撰《三國志》屬私人著撰。因為他“少好學,師事譙周”(蜀國著名史學家)。陳壽在譙周影響下,對史學有興趣,他又親身經歷了三十二年的晉國生活,在蜀國又擔任過觀閣令史的職務,後來又集三國史官著作著成《蜀相諸葛亮集》,被薦為著作郎,“時稱其善敘事,有良史之才”,他四十一歲時撰成了《三國志》。官至治書侍御史,六十四歲逝世。陳壽撰史材料來源豐富。劉知幾說,“至晉受命,海內大同,著作陳壽,乃集三國史,撰為國志”(《史通•古今正史》)。大體上《三國志》材料來源,一是魏蜀吳三國史官所記錄的史事。二是當代學者所編著的三國史籍,陳壽任著作郎,當然可有機會獲取材料作參考了。三是靠他自己親自搜集採訪。魏國魚豢的《魏略》,王沈的《魏書》;吳國有韋昭的《吳書》;蜀國有王崇的《蜀書》、譙周的《蜀本紀》和陳壽自己編的《諸葛亮集》等材料。《三國志》的編著程式是先著《蜀志》,再著成《魏志》,又成著《吳志》。《三國志》編寫體例同《漢書》一樣,是紀傳體斷代史,名為《三國志》,但是卻沒有“志”,也沒有“表”,只有“本紀”和“列傳”,所以也可稱半紀傳體。《三國志》包括:《魏志》三十卷,《蜀志》十五卷,《吳志》二十卷,共計六十五卷。記述了自西元184年黃巾起義以後,至西元280年晉滅吳,近一百年的歷史。《魏書》三十卷,首列《武帝紀》,記曹操的創業,接?記文帝、明帝、三少帝、后妃及漢末諸雄,之後是諸夏侯、諸曹傳,荀彧、荀攸、賈詡傳,此外二十卷分寫魏的宗王、謀臣、將帥、邊族等。《蜀書》十五卷主要寫劉備、諸葛亮以及蜀國的關羽、張飛、趙雲、馬超、黃忠等人的事蹟。《吳書》二十卷側重寫孫策和孫權,也重點寫了江東主持軍國大計的重臣周瑜、魯肅、呂蒙、陸遜等。《蜀書》《吳書》也分別寫了文臣、武將、忠良、文學和術數。《三國志》敘事隱諱,揚善,但不失實錄,透露出一些真實事史,能於簡潔中,點化出歷史的情態,人物風貌,如《蜀書•先主傳》 :“曹公從容謂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與操耳。本初之徒不足數也。’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”《三國志》剪裁得當,文筆簡潔,確“有良史之才”。陳壽對三國人物各有品評,“劉備是英雄,曹操是人傑,孫策、孫權是英傑,諸葛亮、周瑜、魯肅是奇才”。也有以貌論人者,如:袁紹“姿貌威容”,劉表“長八尺餘,姿貌甚偉”等等。劉勰在《文心雕龍•史傳》篇中說,把陳壽的《三國志》拿來和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相比也不過份。《三國志》沒有“志”、“表”是一缺陷,可以到沈約的《宋書》中查閱,《三國志》內容比較簡略,裴松之的《三國志注》比原書增多三倍,可參考。另有清趙一清的《三國志注補》,梁章鉅的《三國志旁證》,盧弼的《三國志集解》,195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。196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《中國史學名著選》有《三國志選》,繆鉞編的,可參考。中華書局的標點校定本用裴松之注,是最通行的版本。

 

 


主頁 | 熱點專題 | e-Columns | 電子書小百科 | 免費下載 | 搜尋電子書 | 我的戶口 | FAQ | 關於博學堂
Send comments and questions about this site to webmaster@chinesebooks.com
2003 Chinese Books Cyberstore. All rights reserved.